全球財經連線|標普下調美國多家地區銀行評級,銀行業危機會否卷土重來?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 上海報道
標普下調美國多家地區銀行評級
繼本月初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十家美國銀行信用評級后,21日,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也下調了五家美國地區銀行的信用評級,并將另外兩家銀行的評級前景展望更新為“負面”。
當前美國銀行業的現狀如何,暴露了哪些問題?經歷過硅谷銀行破產引發的危機,美國銀行業是否吸取了教訓,做了哪些應對?來聽聽西京研究院創始院長趙建的解讀。
銀行業前景惡化受金融環境收緊影響
趙建:美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尤其是銀行體系發生了什么?最底層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加息導致金融環境收緊。金融環境收緊后,對全球尤其是美國整體的經濟環境、金融環境影響較大。其中,體現在銀行業這樣的順周期行業里,其各項經營指標方面的表現稍顯惡化,尤其是信用風險(的惡化),觸發了評級機構下調的標準。
但客觀來看,美國上半年的銀行業表現還不錯,只是出現了一些分化。另外,美聯儲加息對美國的銀行業,尤其是資產負債結構比較穩健的銀行而言,反而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總體而言,在美聯儲特殊的加息周期和美國經濟特殊的周期下,美國銀行業的整體表現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疲軟),但相對而言分化較大,確實表現出了讓人擔憂的苗頭。尤其是上半年銀行危機發生后,一些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機構和監管機構均表現出了一定的警惕性。
美金融體系調整適應性較強
趙建:美國金融體系的一個優勢是特別能夠從危機中吸取教訓。美國經濟金融體系中,對監管機構影響最大的是兩次危機,一次是1929年的大蕭條,由此建立起了一套強力的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模式。
第二次是次貸危機。次貸危機之后,美國開始對金融衍生品關聯的整個銀行業的經營結構進行了一個強有力的整頓。
但是進入今年,尤其是從去年美國3月份開啟加息周期以來,(經濟)環境變化非常巨大,是美國銀行業或者整個金融體系從來沒有遇到的。但是,美國金融體系對危機的(應對)彈性或者是學習曲線拓展地較快??偠灾?,加息對美國銀行的經營收益是有利的,銀行可以隨時調整資產負債結構來適應環境的變化。
美國銀行業新風暴正在醞釀?
受標普下調評級的消息影響,22日美股銀行股普跌,嘉信理財跌近5%,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道富銀行、摩根大通跌超2%,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跌超1%。
在高利率環境下,美國銀行業還面臨哪些風險?隨著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國銀行業會否面臨新的“風暴”?銀行板塊會否持續承壓?來聽聽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楊水清的分析。
危機或將持續發酵
楊水清:我認為美國銀行業危機還會持續發酵,因此,非常能夠理解國際評級機構下調部分銀行的評級。主要原因在于幾個方面。美國銀行業危機最開始的源頭主要由于大量的存款流失;同時,吸納過來的存款,在美聯儲開啟加息之前,很多銀行可能買了部分的美國國債以及與美國國債相關聯的產品。 根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整個銀行業的資產在22萬億美元左右,其中約有1.5萬億買的是國債,還有2.8萬億買的是與利率關聯較大的抵押支持證券(mbs),這些成品在利率持續上漲的同時,價格肯定是會受到牽連。購買了這些相關產品的銀行賬面虧損是不太好看的。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最新的數據, 2023年第一季度末,美國銀行業的虧損就達到了5155億美元,比如美國銀行虧損了1000億美元,規模龐大??赡芎罄m還會有持續的發酵效應。
銀行業面臨存款端、放貸端疲軟考驗
楊水清:通過觀測可以看到,目前幾個方面的數據在發生根本變化。第一個是利率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F在是5.25%~5.50%的水平,可能年內依然在5.5%左右的水平上,明年上半年可能還維持在5%以上的水平。因此,對于這些對利率敏感度很高的金融產品,其虧損度還會持續。
第二個方面是美國整體放貸的收益率其實已經出現乏力跡象。美國不管是中小銀行還是大銀行,與房貸的關聯度都非常高,但現在不管是商業地產還是住宅,成交量都出現了一定的回落。
而在放貸端,放貸的客戶群體也在下降。最終會導致放貸的收益率不及以前。最新的統計數據公布后,今年以來,整個貸款收益率實際上漲僅32個基點,但吸納存款的存款成本上升43個基點,也就是兩者雖然都在漲,但是吸納存款成本上升得更多,導致整個盈利能力也會出現下降。
綜合這些方面的因素,銀行業未來在吸納存款端和放貸端的表現都不會特別理想。疊加前期買入的一些低利率的國債或者相關的產品還在持續虧損,市場利率又維持新高,對于銀行業來說,都是一些非常大的考驗。
對美國經濟影響幾何?
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風向標,美國多家銀行接連被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評級,意味著什么?銀行業危機會否在金融系統大面積“傳染”?又將對美國經濟帶來怎樣的拖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為我們帶來他的解讀。
美國銀行業風險增多
劉英:國際評級機構下調美國銀行業評級意味著美國銀行業風險增多,暴露加劇。評級機構認為,美國利率飆升嚴重擠壓銀行流動性,導致銀行融資和盈利能力均大幅下滑。
標普下調美國聯合銀行、硅谷國家銀行信用評級的理由是高融資風險和高度依賴經紀存款。下調的聯信銀行一年來流失存款就高達140億美元。盡管這幾家銀行多數是地區性銀行,屬于中小銀行,但是其影響面廣。主因還是由于美聯儲的陡峭加息沒停。盡管加息接近尾聲,但是市場普遍預計9月份美聯儲還會加息25個基點,而且屆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抬升到5.5%到5.75%的高位,接近6%的高利率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銀行業承壓加劇實體經濟下行風險
劉英:高利率將從資產端和負債端擠壓銀行,伴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高位運行,以美元計價的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下行,美國銀行業資產端面臨資產減少,負債端面臨存款流失,資產端和負債端兩端擠壓銀行業,銀行業生存困難。特別是地區性銀行等美國中小銀行業面臨更為嚴重的危機。而地區性銀行又是商業地產和工商信貸的主要來源,銀行業評級下調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會轉嫁給實體經濟,讓實體經濟更加在高利率環境下雪上加霜。
而美國銀行業不景氣導致的信貸緊縮正在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美媒日前公布一份調研報告,四分之三的美國小型企業表示由于現金流緊張可能在60天內停業。38%的小企業主不得不尋求私人貸款來維持運營。七成小企業主表示未來一年內需要尋求商業貸款。四成小企業主表示未來一年內將使用商業信用卡來維持運營。由此,評級下調美國銀行評級增加其融資成本,加劇其風險暴露,而利率的抬升又進一步加劇下游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則進一步加大美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和各種風險。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和佳
記者:李依農 見習記者楊雨萊
制作:實習生蔡于恬
拍攝:李依農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